第三十章 为义受命-《今生妾只笑三回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3/3)页
    于是,边吃饭边把事情做了说明。
    原来,太原毗邻西戎民族,近年西戎多来骚扰,朝廷十分头疼,几次征讨却互有胜负,难以尽平边患。
    在太原实行“料民”政策,正是为着备战的需要。
    所谓“料民”,即是清理、登记人口,禁止人口流动,以备战争之需,却是对百姓的生活大有影响。
    而周王室北有俨狁,西有犬戎,东有九夷,南有诸蛮,多边不稳,朝廷力有不逮,便想对狄戎民族实行“怀柔”政策,通过结亲的方式平息边患。
    宣王有意将女儿嫁给俨狁国太子为妻,特派土大人赴俨狁国商谈此事。
    那俨狁国的都城唤作威戎,本在镐京之北,而太原在镐京西北,却是怕别的民族从中滋事,为了遮人耳目,土大人只以到太原督查“料民”事务为名,假道太原再赴威戎。
    原以为此事秘密之极,却没有想到还是走漏了消息,招来了刺客。
    龙子西听毕,道:
    “在下粗鄙草民,不懂国事。
    “只是听家父说过,民心取于王道,若王道端正,民心自安,即使化外之人亦自宾服。
    “假使王道毁坏,朝政失常,不独民心难稳,而且外族觊觎,恐怕和亲也只和得了一时,非为长久之计也。
    “这一件事,小弟又如何帮得上忙?”
    方二哥道:
    “少侠这番宏论自是至理。
    “但想我堂堂上国,宣王肯将如花似玉的女儿下嫁蛮夷,自是做了莫大的牺牲,实属不易!
    “不管怎么说,如能平息边患,倒不失为于国于民大大有利的一件好事。”
    方大哥道:
    “兄弟有所不知。土大人西来太原,自是公开而来,北上俨狁,却须秘密潜行。却是正好缺一个少侠般的勇士护卫。”
    龙子西这才知道那位土大人是想得他保护出使北上俨狁,一时踌躇。
    方大哥又道:
    “侠之大者,义也。义有大小之分,为友为己乃是小义,为国为民乃是大义。少侠难道不愿做那大义之侠?”
    龙子西兀自踌躇,方三哥笑道:
    “两位哥哥如此说话,倒似少侠难识大体了!依小弟愚见,少侠不妨先见过土大人,看是端的如何?那是由兄弟自行定夺便了。”
    众人都道此议甚好。
    龙子西不好推辞,便想见见土大人也好。
    120
    吃毕早餐,众人都来相见土大人。
    鲁大人、卫大人也来了。
    方大哥引荐龙子西给土大人,龙子西上前见礼,道:
    “草民见过大人。”
    土大人吟吟一笑:
    “少侠免礼,多谢昨晚相救。”
    又介绍了鲁卫两位大人和虢大人。
    那位虢大人原来唤作虢石父,此时左臂被伤,正用白布吊着胳膊。
    介绍完毕,龙子西坐在方家兄弟肩下。
    众人坐定,鲁大人道:
    “禀告大人,我们一早对那些黑衣人做了认真查看,他们肯定不是中土人士,而是其他民族,但究竟是何民族,一时却难确定。”
    土大人点点头道:
    “这个倒也不重要了。眼见是我们欲与俨狁结好的消息走漏了出去,有人从中破坏,我们多加防范也就是了。”
    卫大人道:
    “会不会是俨狁人自己干的?”
    土大人摇摇头:
    “据我们所知,他们对结好一事也是颇有诚意,不会是他们干的。”
    鲁大人道:
    “不管谁干的,有人从中破坏,恰好说明宣王此策英明。我等更要努力促成此事。”
    土大人点点头:
    “不错。”
    卫大人道:
    “此去俨狁尚有数百里之遥,为了安全计,必须多派人手,严加防护。土大人需要多少卫士?下官好做安排。”
    土大人道:
    “严加防护是一定的了。不过,我倒有个意思,想请龙少侠施以援手。”
    说毕,欣赏地看着龙子西,众人也都把目光转过来。
    土大人继续说道:
    “此去俨狁,仍需秘密前行。人多目标大,反是不便。有龙少侠保护,再加上方家四位,足以应付了。”
    龙子西心想:
    “这位土大人所做的事情是于国于民有利的好事,又极谦恭,说什么也推辞不得了。自己寻找孩子和剑谱的事情,倒显得不重要了。”
    当下站起,郎声说道:
    “大人如有驱使,草民愿意竭尽全力。”
    土大人大喜,道:
    “事成之后,必有重赏。”
    龙子西道:
    “大人容禀。草民只是觉得大人心系百姓,为国谋利,才愿意保护大人。
    “赏赐之事,绝不敢受。
    “还有一样,草民斗胆禀告,事成之后,草民还有些私事需要料理,便当告辞。还望大人成全。”
    土大人微微一笑:
    “只要有报国爱民之心,倒也不一定非在官途。龙少侠的心情本官如何不知?事成之后,悉听尊便就是了。”
    龙子西觉得这位土大人比自己的想象要通情达理得多,心内自是感激。
    接下来,众人又商量了一些细节,决定三日后出发。
    /94/94483/21157590.html
    第(3/3)页